“謝謝你們,真的太感謝了,終于拿到工錢了。”近日,薩嘎縣人民檢察院依托與縣人社部門信息共享、取證協助、聯合調解的一體化農民工欠薪治理工作機制,依法履職,通過訴前程序幫助12名農民工追回工資42.7萬元,拿到工資的農民工由衷地向檢察官表示感謝。
薩嘎縣人民檢察院用心解決農民工“煩薪事”是我區檢察機關為民辦實事的一個縮影。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區檢察機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民司法、擔當作為,以扎實能動履職彰顯檢察新作為。
有溫度—辦好各類民事案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不久前,由自治區人民檢察院提出抗訴的一起種植回收合同糾紛案,最終經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后予以改判。該案中,拉薩某生物產業公司與拉薩市林周縣農民徐某某簽訂瑪咖種植合同,瑪咖收獲后該公司拒絕收購,徐某某向法院起訴后敗訴,自治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提出抗訴,案件經過改判,為徐某某挽回損失18萬元。徐某某表示服判息訴,終結了多年的上訪。
“為了這個案子,我打了5年多的官司,我爭的是賠償,更是公平。”徐某某說,“檢察機關嚴格執法,為我討回了公道。”
今年以來,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在民事檢察工作中深入貫徹“三個賦予一個有利于”要求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精神,堅持“數量為基、質效為王”目標導向,進一步改進作風狠抓落實,以檢察履職服務保障“四個創建”“四個走在前列”。
今年1至10月,全區檢察機關共辦理各類民事檢察案件924件;全區檢察機關辦理民事支持起訴案件277件,同比上升191%,為群眾追回勞動報酬1575萬元。
黨的二十大賦予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更重政治責任。下一步,自治區人民檢察院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依法履職主動監督,推進“民事裁判與執行數據”平臺建設等基礎性工作,打破數據壁壘,利用好大數據資源,不斷提高民事檢察監督工作質效,以扎實履職忠誠捍衛“兩個確立”、堅定做到“兩個維護”。
有力度—做好公益訴訟檢察工作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完善公益訴訟制度”,這既是對公益訴訟檢察實踐的充分肯定,更是對公益訴訟檢察工作的更高期許和要求。(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018年28件、2019年43件、2020年65件、2021年195件、2022年226件……公益訴訟檢察制度自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昌都市檢察機關辦案數量逐年穩步上升。辦案類型從最初單一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領域,擴展到食藥安全、國有財產、文物保護、英烈紀念設施保護、個人信息保護等領域。辦案成效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從以前檢察機關‘單打獨斗’,到如今行政機關理解配合,社會公眾全面參與支持,形成了較為廣泛的公益保護共識。”昌都市人民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王科說。
“切實擔起新時代賦予檢察機關的新使命。”昌都市檢察機關公益訴訟檢察工作近年來所取得的顯著成效也是我區檢察機關以公益訴訟守護公共利益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一個縮影。
今年11月15日,西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二次會議審議通過了《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為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深入開展增加了地方法規依據。
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格桑旺姆說,在全黨全國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之際,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適時出臺《決定》,為推進檢察公益訴訟工作深入開展增加了地方法規依據,加強了檢察機關與相關單位在公益訴訟案件線索發現、調查取證、問題整改等方面的協作配合,及時回應了群眾關切,必將在助力推動西藏長治久安和高質量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有深度——發揮檢察職能服務經濟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
噶爾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案時,發現該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某系初犯、偶犯,能夠積極上繳所追的繳稅款,且該公司在解決農牧民就業、開展扶貧幫扶等方面貢獻較大,依法對其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
依法履職、服務民營企業發展,檢察機關責無旁貸。為了共同服務保障民營企業發展,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阿里檢察分院還同地區工商聯會簽了《關于建立健全溝通聯系機制的意見》,提出工作舉措,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為阿里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為整合資源力量,共同解決企業經營的痛點難點問題,阿里檢察機關以“檢察開放日”為載體,通過“請進來”的方式,先后組織召開民營企業家座談會6次,累計邀請地縣兩級民營企業家150余名,認真聽取意見建議和司法訴求,落實并及時反饋52條,用心用情當好民營企業發展的“老娘舅”。
“‘檢察院+工商聯’的合作共贏新模式,讓民營企業在這里‘待得舒心,發展安心’,生動詮釋了‘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一系列具體措施和顯著成效,得到了廣大企業家的一致好評。在今年8月召開的第四屆民營經濟法治建設峰會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了《工商聯與檢察機關溝通聯系機制典型事例》。其中,“阿里地區工商聯、西藏自治區人民檢察院阿里地區分院共建溝通聯系機制做法”入選。
“服務民營經濟發展是新時代新征程檢察機關的必答題。”阿里檢察分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陳永軍表示,阿里檢察機關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不斷深化民營企業司法保護機制建設,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家的合法權益,努力在護企為民中作出新的檢察業績。